加利李爾:原音譯名準則不一難以適從_星島日報
足球界近年迎來譯名之亂,突然出現了很多「阿希」和「卡馬夏」,據說是因為要跟原音譯,顛覆多年用英文拼音傳統。看過YouTube某條片,有位在該機構負責譯名的女士解釋,跟原音是因為要尊重球員,還舉例說如果亨利聽到別人叫他「Henry」而不是「安V」會不高興。
近期這個風氣漫延到奧運,羽毛球男單金牌的丹麥選手名叫安賽龍,這個名是懂中文的他找老師改的,但卻無辜被譯成艾素臣,這是甚麼準則?如果安賽龍聽到別人稱呼他中文名為艾素臣,這不就是不尊重了嗎?
尤記得廿多年前阿仙奴有位翼鋒Sylvain Wiltord,大部分球迷都稱他做韋托特,但當年某台首次取得香港的英超播映權後,評述員就突然間稱他為「韋陀」,核突程度令人咋舌,當時即使是56K上網年代,但仍引起坊間極大迴響,結果幾個禮拜後就回復韋托特。不過現在跟原音譯,譯出甚麼「真離譜」、「鞭那些」、「恩度」等,如果他們本人知道名字改到不倫不類還要發音近似性器官,他們還會不會像「安V」一樣高興?
該部門用原音翻譯咁多年,標準不一又毫無美感,而且次次不是聽到一頭霧水就是惹人生厭,不如知錯能改吧,雖然今時今日這個地方,「認衰」已越來越奢侈。加利李爾
本站系本网采集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三十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
相关阅读
无相关信息热门新闻
- 鄭欽文“奇蹟”的背後_澳門日報
鄭欽文“奇蹟”的背後中國鄭欽文在巴黎網球女單擊敗包括世界第一在內的
- 車路士文化大清洗_澳門日報
- “祖記超市”開張賣八將_澳門日報
- 麥巴比歐超盃迎處子戰_澳門日報
- 中國女排半準決賽鬥土耳其_大公報
- 2金3銀7銅 創造歷史 遺憾與圓夢間 中國
- 巴黎奧運:鄭欽文想開演唱會 曾稱有天籟
- 巴黎奧運:攻力不遜狂牛 摩洛哥受讓筍_星
- 巴甲:高士路鬥科泰尼沙和味濃_市民日報
- 法西男足會師決賽_澳門日報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