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奧選手競賽風險高|文匯報
在多數於室外舉行的雪上賽事中,短暫的天氣變化都可影響選手發揮。以跳台滑雪為例,選手需以80公里時速滑下坡道在空中起跳,在此期間任何上升氣流、下沉氣流、側風或旋風,都可能令選手失去平衡偏離方向。許多雪上賽事都需密切關注現場風向及風速,必要時需要推遲甚至取消賽事,保護選手安全。
嚴峻天氣
在多數於室外舉行的雪上賽事中,短暫的天氣變化都可影響選手發揮。以跳台滑雪為例,選手需以80公里時速滑下坡道在空中起跳,在此期間任何上升氣流、下沉氣流、側風或旋風,都可能令選手失去平衡偏離方向。許多雪上賽事都需密切關注現場風向及風速,必要時需要推遲甚至取消賽事,保護選手安全。
雪地盲視
雪地對日光反射率極高,可達接近95%,部分情況下直視雪地相當於直視陽光。雪上賽事參賽選手騰空挑戰高難度動作時,身體會不斷旋轉,若無法區分雪地和天空出現落地失誤,就很可能受傷。U型場地技巧賽等雪上賽場便是據此以顯著的藍色顏料標註場地邊緣,幫助選手辨認。
高速競技
多數冰雪賽事都以極快速度進行,例如高山滑雪賽事中,選手滑行時速可達145公里,還需在賽道上依照標識,完成迴轉等高難度動作。部分雪橇賽事時速高達150公里,若選手出現失誤未能及時調整方向,便有發生高速碰撞的風險。
傷患嚴重
冰雪運動受傷概率較高,骨折或韌帶撕裂等嚴重傷患康復需時長達數月甚至數年,更有許多選手因傷患錯過重要賽事,告別職業生涯。2018年平昌冬奧期間,便有17名參賽選手骨折、5人脫臼、5人出現腦震盪。2010年溫哥華冬奧及2014年索契冬奧期間,亦分別有11%及12.6%選手受傷。
本站系本网采集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三十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
相关阅读
无相关信息热门新闻
- 最熱血冰舞者|大公報
首次採訪冬奧會,記者最大的感覺就是冷,但沒想到花樣滑冰比賽,卻讓記者
- 3選手出戰 總分最高獲勝|大公報
- 蘇馬虐貓手尾長|澳門日報
- 車路士小勝希拉爾|澳門日報
- 回應蘇翊鳴打分爭議 裁判長認有瑕疵|大
- 朱定文勇對挑戰力爭出線|大公報
- 太陽雙星入全明星賽後備|澳門日報
- 行山健身做足安全準備|澳門日報
- 字母三兄弟戰技巧賽|澳門日報
- 閆文港鋼架雪車賽有望衝牌|大公報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