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盃與我們的距離|澳門日報
世界盃與我們的距離
日前筆者與一名大學室友閒聊,談及即將舉辦的世界盃,都有不少感慨。這名室友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,現已移民加拿大,要知道加國相隔卅六年再次闖進世界盃決賽周,使其與這項足壇盛事拉近不小距離,因為起碼有一支與其有所聯繫的球隊可全心全意支持。
此外,室友與我亦慨嘆台灣每四年都會高舉一次“足球元年”的旗幟,但卻從來不見當地政府甚至足球總會有任何實際動作,參戰世界盃由始至終都僅是一個口號。要說亞洲人的先天身體條件是否限制在足球的高度,日本及韓國便是楷模,兩國皆能出產足以在歐洲頂級球壇立足的球員,連帶在世界盃亦能為國家創出理想成績。
筆者認為兩岸四地與上述兩個同處東亞的足球大國相比,最根本差異還是看待足球甚至整個體育產業的視點不同。而這個視點與歐美相比,更是完完全全的兩回事。丹麥日前公佈世界盃大軍名單,便別開生面導入國家旅遊名勝作結合,剪輯出一條猶如旅遊宣傳短片的作品。當然要達到對外的宣傳效果,必須取得一定成績換取知名度。不過萬事起頭難,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協助走出第一步,那個終點也許永遠只是空畫大餅。競技世界不進則退,近年泰國及越南的投入有目共睹,這樣的後起之秀隨時跑贏這場龜兔賽跑。
足球評述員袁家傑
本站系本网采集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三十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
相关阅读
无相关信息热门新闻
- 藍色風暴席捲英聯盃 曼城車路士細不兩
英聯盃第3圈上演重量級大戰,曼城主場迎戰車路士。「藍月亮」曼城在英聯
- 曼城英聯盃誓闖晉級「路」|文匯報
- WAGs世盃住郵輪 三獅國腳禁登船|文匯報
- 競爭激烈 森巴球星「放榜」笑與淚|文匯
- 2022年世界盃:巴西世盃點兵攻防年齡失衡
- 阿仙奴開火主場收禮|東方日報
- 諾定咸森林第一隊入球趁熱食|東方日報
- 國米急先鋒搶半W|東方日報
- 日足後衛傷退補選前鋒|文匯報
- 皇馬攻門欠準 痛失聯賽不敗身|文匯報
最新评论